邵武金坑鄉:土地流轉添活力
2023-10-16 09:28:37 來源: 閩北日報 作者:徐巧清 元文明
閩北日報訊(徐巧清 元文明)“平時我在市區,田沒人種,現在流轉出去還能有租金,加上自己務工收入,每年能掙雙份錢!”邵武市金坑鄉重下村村民老劉對眼下的生活很滿意。
近年來,金坑鄉堅持撂荒地整治與經濟發展相結合,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,不斷深化“跨村聯建”,通過“小田變大田”等舉措,推動流轉農田向“優質、集中、連片”方向建設,切實解決了耕地碎片化、耕種條件差、勞動力不足等問題,有效形成了農業經濟規?;l展效應。今年金坑鄉已流轉土地5741畝,復墾拋荒地1130畝。
與此同時,金坑鄉積極做好“一村一品”文章,通過“土地流轉+特色產業”,大力發展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經營模式,由村集體成立專業合作社,依托土地流轉盤活土地資源,持續做強“小白茶”“金坑好米”“黃精”等“三個千畝”特色產業項目,種植當地特色農產品達4000多畝,套種、輪播玉米、茭白等其他經濟作物1000余畝。
今年秋收之際,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經營優勢凸顯出來,由專業合作社聯合鄉賢創辦的古隘堂有限公司、小白茶企業等,幫助農民打開“線上+線下”銷售渠道,助力村財增收約20萬元,推動當地200余名村民“家門口”就業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繼續推進土地流轉工作,真正讓土地‘流’出活力、‘轉’出后勁,推動農業經營主體向專業化、集約化、現代化發展,拓寬農民增收渠道,提高農民生活質量,釋放鄉村振興潛能?!苯鹂余l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[責任編輯:楊希希]
【版權聲明】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大武夷新聞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擁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否則必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,我網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系我網(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,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,我網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系我網(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,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- Copyright ? 2022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-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[113330003] 閩ICP備2022011400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-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- 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報業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