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北非遺|邵武葫蘆潭畬族武術 一招一式展雄風
蘭勝家展示《畬族武術——板凳功》
蘭勝家指導孩子學畬族武術
2022年,蘭勝家(右)在邵武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公益展演上表演《畬族武術》。
2023年3月,蘭勝家在邵武市桂林鄉首屆“藝”見桃花源寫生文化節開幕式上表演《畬族武術——板凳功》。
邵武市桂林鄉蓋竹村葫蘆潭為畬族聚居地,因村里原先有口水潭形似葫蘆而得名,是一個蘭姓畬族人聚居的小山村。
該村地處福建、江西兩省交界處,過去因人口少,地處偏遠,免不了遭到匪寇騷擾。出于自我保護的需要,他們先人立下規矩,所有村莊男子從小都必須學習武術,他們的武術是父傳子、兄傳弟,代代相傳。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為練功和傳教時間,該習俗傳承至今。
葫蘆潭畬族武術的招式大多源于日常生產生活,很有特色。所用的武器,不是刀槍劍戟,而是農家常用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,如棍、扁擔、板凳、犁田用的木耙、三角叉等。這些隨手可以獲得的器具,應付突發情況非常方便。
畬族武術的拳術有“紅拳”、“八戶頭”、“老漢澆糞”等名稱,比如“老漢澆糞”,與平時在田間澆糞的動作十分相似。還有棍術、板凳功等,一招一式,剛猛有力。主要動作有沖、捅、頂、擋、挑、拉、敲、甩、踢、掃、跳等,每個招式都步伐穩健,動作緊湊,進退靈活,具有“下如鐵釘,上如車輪,手如輾盤,眼如銅鈴”的特點。
“紅拳”有18招式口訣:起式敬禮、麒麟擺尾、猴子捅攻、橫一拳、直一拳、一劈殺、雙拳出動、雄牛頂角、一挑手一拳頭、金雞啄米、摟地割蔥、一挑手一拳頭、轉身單掌一打、金牛拖勾、畫眉跳架、三拉弓式、一挑手一拳頭、結束敬禮。
棍術有9招式口訣:太公背傘、往前一捅、老漢澆糞、往后一捅、一背一殺、鉗子棍掃兩邊、一跳一沖、后跳三敲、鉗子棍掃兩邊。
板凳功有13招式口訣:起式“貓洗臉”、左殺右防、上擋下殺、轉凳沖殺、后退三殺、左右開攻、左右隔擋、前壓三殺、后翻三殺、神龍擺尾、反復右殺左擋、神龍擺尾、虛步收功。
葫蘆潭畬族人將武術視為珍寶,從第一代蘭鳳停開始到蘭勝家已是第七代傳承。為了傳承發揚畬族武術,蘭勝家六歲便跟隨父親蘭金生學習畬族武術,因自幼習武且天分頗高,他對畬族武術的拳術、棍術、板凳功皆有領悟,武藝高強,從藝時間長達40年之久。蘭勝家學成武術后積極參加了福建省第三屆少數民族運動會、南平市畬歌畬語畬舞培訓班、邵武市民俗文化展演、民俗“三月三”等各類表演、比賽、教研活動,并將體育、舞蹈、音樂等元素融入到武術中,對武術動作進行優化、美化,讓傳統文化通過各種表演平臺得以保護和發展。
蘭勝家在兒子蘭維堅六歲時,便開始培養他為第八代傳承人,并號召村中的適齡青少年學習武術,傳授拳法,營造起葫蘆潭代代習武的風氣和氛圍?,F如今,葫蘆潭畬族武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,已開始慢慢廣泛發揚,2008年“葫蘆潭畬族武術”被列入南平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。
作者:□王曉云 鐘金桃 齊宇真 文/供圖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,我網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系我網(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,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- Copyright ? 2022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-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[113330003] 閩ICP備2022011400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-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- 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報業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