浦城要聞 | 浦城縣召開朱子文化座談會
大武夷新聞網訊 9月20日下午,浦城縣朱子文化座談會召開,進一步探索浦城縣朱子文化研究思路,推動朱子文化研究工作有計劃、有步驟開展。
浦城縣朱子文化底蘊深厚。朱熹第一位老師是他的父親朱松,而朱松第一位理學老師是浦城仙陽人蕭顗。宋紹興七年(1137年),朱松得丞相張浚之薦舉,是年六月,接到朝廷征召,北上京都杭州任職,將妻與子寄住仙陽老師蕭顗家中,請塾師教誨朱熹。紹興八年(1138年)三月,朱松把朱熹接到京都,后來,朱松又把朱熹送回浦城讀書。紹興十八年(1148年),已是建州貢士的朱熹,北上京都應試,取道浦城。紹興二十年(1150年)春,朱熹中進士后要前往祖籍婺源祭祖,取道浦城。淳熙三年(1176年),朱熹取道浦城入浙江,到常山祭已故好友汪應辰。同年三月中旬,朱熹在蔡元定的陪同下到浦城,與門人、友人同游周氏溪園、將軍巖。紹熙元年(1190年)初春,時已花甲的朱熹,將赴漳州任職,前來浦城探望好友黃銖,與友人泛舟游覽浦城大石溪的自然風光。適值山花爛漫,即揮書“錦工”二字,后刻于巖石上,由此,“錦工石壁”成為浦城著名八景之一。
朱熹高足詹體仁,為浦城人。約乾道初,詹體仁就到崇安五夫里問學朱熹。乾道六年(1170年),朱熹在建陽建寒泉精舍,詹體仁也從學建陽。朱熹成書于乾道八年的《資治通鑒綱目》一書,其中有部分即出自詹體仁之手。淳熙二年(1175年),朱熹、呂祖謙由寒泉精舍赴江西鵝湖之會,詹體仁也是隨從之一。
賢臣大儒真德秀,是詹體仁的學生,是朱熹的私淑弟子。真德秀是繼朱熹之后的一代大儒,為理學取得正宗地位、成為官方哲學作出重大貢獻,以致影響后世學術思想的發展達五六百年之久。
座談會上,與會人員積極發言,各抒己見,對浦城縣的朱子文化研究工作,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。浦城縣朱子文化研究會就朱子文化研究工作提出工作思路。研究會將深入挖掘朱子與浦城深厚的歷史淵源,突出真德秀在朱子文化中的重要歷史地位,做足做強以福建理學先驅章望之為首的浦城理學十三子研究文章等,把浦城朱子文化打造為一張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。(供稿單位: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:甘躍華 張麗霞)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,我網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系我網(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,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- Copyright ? 2022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-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[113330003] 閩ICP備2022011400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-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- 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報業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